大家還記得上一次清潔車內是什么時候嗎?反正我都是過一陣子才會拿布稍微擦拭,但這樣的頻率和方式,其實效果并沒有非常顯著。只是把肉眼可見的灰塵和污漬給清除掉,但是藏在暗處的細菌卻一點沒有消除。
經過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的研究,發現車上方向盤上的細菌量是最高的,甚至超過公共廁所馬桶上的細菌數量。但這其實并不讓人意外,因為方向盤就是開車時最常接觸的部位,平時手上的細菌、病毒自然會帶到方向盤,再加上手部油脂、皮屑等分泌物附著,因此成為細菌最好的溫床。若是再加上車內飲食,油膩膩的手接著摸上方向盤,方向盤多需要清潔,可想而知。其他像是置杯架、排擋桿和按鍵,也都是許多細菌喜歡群聚的地方。
為車內的健康空氣實在是絞盡腦汁,曾經也嘗試過各式各樣的除異味去細菌的產品,比如活性炭(也會勤換)還特地買了幾大包,但是實際體驗下來,效果不盡理想,因為活性炭吸取的甲醛以及各種細菌實在是太少量,且只能吸附不能分解,而時間久了反而變成污染源,向空氣中釋放污染物。
比如也去洗車店做過臭氧殺菌,效果是很好殺菌也比較徹底(臭氧僅止于殺菌消毒的作用,無法消除顆粒物),但是做過幾次之后,發現自己的車內橡膠部分老化特別快,在網絡上查詢原因后便不再繼續做這個項目。之后也買過香薰.車載負離子.小型空氣凈化器等完全心理安慰的小玩意兒。
偶爾間,在淘寶眾籌“造點新貨”去跟風買些流浪地球2的周邊支持一下(幾十萬人支持,過億的預售額,IP的影響力?。?,發現這款“納米維他氧空氣凈化劑”,看詳情頁打動我的點是“負氧離子”,且無需耗材,比如之前用的車載負離子,要一直通電,且會產生臭氧,而這款神奇的是,這款噴霧直接噴就能誘生負氧離子,且持續高效,看介紹說什么“天然極性晶體獨具的壓電效應與熱電效應”,說是獨家技術,算了吧,有些搞不懂,也不貴,來一瓶試試水先,但是我知道負氧離子是好東西,不過我也知道市面上炒這個概念的很多,蹭概念的也比比皆是。
小科普:
空氣是由無數的小分子所組成,因為受到自然界中各種射線的影響。有些空氣分子會釋放出電子,帶電的分子稱作離子,離子有兩種,帶正電的稱為正離子,而帶負電荷的分子就是負離子。 空氣中,氮氣占了78%,氧氣占21%,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氣體比例太少了我們先忽略不談,氮氣接近惰性氣體的穩定性使氮氣不容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 而空氣中氧含量遠大于二氧化碳!因此,空氣中生成的負離子絕大部分是負氧離子(空氣分子在高壓或強射線的作用下被電離所產生的自由電子大部分被氧氣所獲得,因而,常常把空氣負離子統稱為“負氧離子”)。而人類生活的環境中,油煙、微粒、大樓或帶有輻射的物質等都會產生正離子。簡單來說,過度人工化的環境導致正離子的產生。 在正離子過多的空氣中生活,人類會有頭痛、失眠、倦怠、過敏性及呼吸道疾病發生,關于正離子對人體造成的不良影響有經科學證實。而“負離子”慢慢的也有在科學上正名,其功效及美稱“空氣維生素”也陸續出現有力的研究文獻。
負離子根據微粒的種類各有不同的凈化原理:
操作簡便,如同殺蟲劑一樣按了就噴,一經施工在物體表面,就能長期持續分解有機物,當甲醛等有毒物質一從建材中釋放出來,就會被誘生的負氧離子給分解掉,就算這些有毒物質一直釋放,而持續誘生的負氧離子也會持久的分解。
使用時機
大范圍噴涂于汽車內頂棚、腳墊、窗簾等內裝,對于新車的甲醛異味、車有吸煙者、疫情來襲時、有幼童乘坐的車內空間 ... 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一瓶250ml可以作用于10平方的空間,一座5座乘用車完全覆蓋,據客服囑咐,噴灑要均勻,最好噴灑可以滲透的基材,效果更好,噴灑在表面光滑以及有油漆的表面,也可以附著在上面,形成一層保護層。若有滴掛以及噴灑的近些產生水漬,請及時抹勻。
是無色無味的,據標識是母嬰級別的,不過我細致在車空間噴灑一遍后,為了謹慎起見,還是緊閉車窗悶了一晚后,白天車窗都打開,散了一天后方才放心使用車子,畢竟是密閉空間要小心為上。噴灑后的第二天感受不太深,畢竟自己也沒有專業儀器去檢測,品牌方說可以放心去租用專業儀器檢測,若不達標,費用返還,無論是負氧離子濃度還是甲醛.甲苯等細菌的含量,甚至Pm2.5以及顆粒物的。
16 文章數量
0 閱讀量